房博士首页>问答详情
快速提问

买的高层,公摊25%是正常的吗?

189****5606 2019.07.30 分享
11
2019.07.30

365房博士

您好,这里是365房博士,为购房者提供五星级店小二服务。 如果您购买的住宅在有电梯的板式小高层建筑中的话,那么公摊的系数通常就是在15~20%之间。如果你购买的住宅是在有电梯的板式高层建筑中的话,那么公摊的系数通常就是在18~25%之间。 如果是有电梯的塔式小高层建筑中的话,那么公摊的系数通常就是在18~22%之间,有电梯的塔式高层建筑中的话,公摊的系数通常就是在20~30%之间。 国家目前没有对高层住宅公摊面积的系数作出有关的标准化的指标,这是因为房屋的类型还有房屋的配套都是不同的,公摊面积的大小也是不一。公摊系数如果是35%,那么公摊系数可以说就是非常高的了。 高层住宅公摊的面积可以包括:电梯、走廊、公共配套等。如果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越大的话,就意味着你的住宅的舒适度也是越高的,各种公共配套也都是有的;如果你觉得你没享受到什么公共的配套设施,但是公摊还这么大,可以找开发商理论要求补偿。 在高层建筑中,因为结构的需要,在下面几层(商业区和办公区)很有可能有与墙体相连和屋内独立的承重结构柱,那么其中的面积计入该柱平面位置所在的套内建筑面积中(分零摊位除外),这也可以意味着此面积还要去分摊其它的共有面积。 如果承重的结构柱是出于整栋建筑的结构需要而设计的话,这样是并不为某一户专用的,可以把其中的面积计入该户套内建筑面积不符合产权人的客观利益。 《房产测量规范》中明确的规定了套内的建筑面积可以由套内使用面积、套内墙体面积、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,由此可见把承重结构柱纳入套内面积是不符合国标精神的,而规范中并没有明确承重结构柱由哪些范围来分摊。 感谢您的咨询,更多购房问题可添加房博士微信号:13488058270。

其他类似问题
/
热门问答